登录

⼼理专栏

 

每周更新一次

 
如何鉴别和应对成年人高功能自闭症 Apr 14, 2025

1.什么是高功能自闭症?

2.如何鉴别成年人高功能自闭症?

3.CBT认知行为疗法在高功能自闭症青年中的应用

预约徐明医生和他的团队进行一对一诊断和咨询,请联系运营官Maggie Shi WeChat:

qingxi281319

[email protected]

了解更多
那么疼,为什么还要自残? Mar 17, 2025

自残(自伤)在青少年群体中并不少见。中国没有明确的相关数据,但去过医院心理门诊的人应该知道,现在的心理科常年人满为患,以抑郁症、双相情感障碍为首的心理疾病更容易导致自残行为。


提到自残,很多人联想到自杀。其实,在很多时候,这些人都没有想过死。但因为自残被视为禁忌话题,自残者的家人朋友,甚至他们本人,都可能对自残有严重误解,从而愈演愈烈,忽视自残的最终后果是走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导致自杀。

 

...
了解更多
 
警惕和帮助孩子远离【自我厌恶】 Mar 13, 2025

1.什么是自我厌恶 2.如何避免自我厌恶 3.父母应该怎么做来帮助孩子

咨询DBT、CBT疗法或报名课程请加运营官Maggie微信: qingxi281319

了解更多
 
青少年感到人生无意义,父母该怎么做? Mar 08, 2025

“孩子厌学、想‘躺平’、觉得人生无意义?人生意义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被训练!

讲座内容:

1. ”人生意义感“和抑郁焦虑的关系

2. 为什么会感到空虚无意义?

3. 父母如何引导和寻求专业人士帮助。

了解更多
饿到晕倒也吃不下饭,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:厌食症 Dec 26, 2024

2024年一些关于厌食症触目惊心的数据:


患病率:在美国,美国9%的人口(2880万人)在一生中会患上进食障碍。在中国,厌食症的患病率相比30年前提升了60%。


死亡风险:厌食症是仅次于药物成瘾的第二大致命心理疾病,死亡率远超抑郁症、精神分裂症等其它心理疾病。


自杀风险:厌食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比没有进食障碍的人高18倍。据统计,有五分之一的厌食症患者死于自杀。

 

厌食症不是简单的“失去食...

了解更多
 
临床心理学家谈霸凌(下) Sep 19, 2024

临床心理学家谈霸凌(下)

1. 尊重青春期孩子的意见,达成一致。

2. 家长也不能消极甚至不去面对;帮助跟调整孩子的情绪,鼓励继续上学。

3. 跟校方沟通,严肃处理霸凌事件。

4. 要求学校委派一位老师点对点支持孩子;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,修复孩子内心创伤。

5. 有必要时,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咨询,共同面对。

 

了解更多
 
临床心理学家谈霸凌(上) Sep 19, 2024

临床心理学家谈霸凌(上)

1.霸凌背后的行为机制是什么?

一个人的先天基因(非主导原因)

所处环境(物理环境+养育者)

极端行为是长期积压情绪的发泄方式。

总结:

不想孩子出现霸凌行为:给孩子提供安全感,父母需要情绪稳定,无暴力行为。

2.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受到霸凌或不公对待?

关注孩子行为,情绪的变化。

3. 孩子表现出被霸凌的迹象,家长怎么做?

由浅入深,不急于让孩子吐露真...

了解更多
 
美国咨询师执照区别 Sep 19, 2024

在美国找心理咨询师LCSW, LMHC, LPC的区别

1

昨天有位美国留学生家长着急地想为孩子找心理咨询师,在网上被各种咨询师的职称弄晕了。问我LCSW, LMHC, LPC的区别。

2

首先,如果你想找心理咨询师,这三个都可以。虽然每个州对这三个执照的要求存在些许差别,但是通常这三个执照都是分别领域的较高级别,都需要完成心理学或社会学的本科和硕士,都有3年以上的全职临床经验,通过督导考...

了解更多
 
为什么自闭症越早干预越好? Sep 19, 2024

自闭症行为干预的效果

1. 什么是ABA行为分析?

ABA是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,应用行为分析,是一种基于科学证据的行为干预方法。ABA行为分析用于改善各种行为,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,教授新技能,减少问题行为,提高整体的生活功能。

2. BCBA是什么?

BCBA全称为Board Certified Behavior Analyst,应用行为分析师。

...
了解更多
 
打击式教育和鼓励式教育的区别 Sep 19, 2024

打击式教育和鼓励式教育的区别

(一)打击式教育:随意贴标签,引发孩子内疚,不相信孩子,无端指责,批评打压,否认感受,忽视孩子需求。

          十年后:小林自卑,敏感,不爱交朋友,对未来担忧,不与妈妈沟通。

(二)鼓励式教育:就事论事,尝试理解,无条件相信孩子,温情帮助,深度共情,一起想办法。

          十年后:小森开朗,自信,受挫力强,与妈妈亲密无间。

了解更多
1 2 3 4 5

網頁測量表格


 

NICHQ范德比尔特ADHD评估量表—教师填报版

 

NICHQ范德比尔特ADHD评估量表—教师填报版

 

成年人ADHD自我报告量表(ASRS-v1.1)症状检查表

 

广泛性焦虑障碍评估问卷

 

 

抑郁症评估量表—青少年填报版

 

 

 

贝克抑郁量表

 

 

青少年躁狂评定量表

 

 

情绪障碍问卷

 

 

强迫症状量表

 

 

成人惊恐症严重程度测量工具